顯示具有 數位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數位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dcplus關鍵分享報第78期-數位行銷】數位元年創造了「一個環境」!



今天,讓分享報團隊用這張圖來開場:
或許有些人已經看過了,但不知道各位看到這張圖時,是否和我們一樣覺得好神奇?
原來這個世界在60秒內居然可以發生這麼事!
(註:Google被查詢超過694,445/ Flickr有超過6,600張照片上傳/超過168,000,000 Email被發送 / 600則共計25小時的Video被上傳Youtube / facebook695,000條狀態更新、79,364 篇文章和510040 評論發佈)






這樣的環境是數位化的時代才能提供的,而所的企業也都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去成就自己的藍海,或是藉由這些管道在紅海中成為那最大的一條魚。重點是,要從何下手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個不算新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2008年時,曾有人在yahoo的拍賣,拍賣蔡依林去吃肯德基的燒餅掉在桌上的「芝麻」,雖然當時「病毒」這個概念還沒有很完整的定義,但確實因為這個事件造成了討論。也讓大家知道了肯德基原來有在賣燒餅(當然,整件事件確實是肯德基所做的行銷活動)。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第76期的關鍵分享報所撰寫的「故事行銷」?文中我們提出了四點企業在進行故事行銷時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分別是1. 社交性 2. 多平台性 3. 可擴充性 4. 可回味性。

前面之所以舉肯德基的例子是想讓大家了解一個故事如果說得好,自然而然它就能夠被發散到你意想不到的程度,然而本篇並不是要再談一次故事行銷的要領。一個故事要能被說得好不容易,但是要怎麼在數位元年更快、更可怕的散播出去,我想那也才是每個企業主真正會想關注的事情。

先讓我們簡單定義一下數位元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我們從一張很簡單的圖就可以很明白的了解,為何今年會被稱為數位元年。
這個圖其實只明白的指出一點,那就是當電視也開始可以上網、電腦和手機已經越來越分不清楚的時候,其實企業應該思考的是「一個環境」,而不是局限在自己所身處的產業裡面(多重環境)

所以「一個環境」是什麼?它就是無界線消費、就是多螢幕行銷、就是數位匯流。
這是一個因為數位科技進步,而得以出現的融合環境:讓你花在手機上瀏覽朋友的動態不亞於用PC的時間;是所有平台、載具集大成的環境:讓許多人對於身邊擁有多個「螢幕」會覺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所有行銷通路不用在區分成彼此的環境:是虛擬、實體空間同時進行的。

那麼在「一個環境」中,企業應該要怎麼行銷自己?台灣的7-11創造出open將,除了讓open將人偶出現在各大活動、實體化成商品之外,open將更有網站、粉絲專頁、msn機器人,甚至還有App!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讓企業處在「一個環境」中便可以去創造更大的利益。

所以怎麼利用「一個環境」去做「故事行銷」?重點在於你必需要能更完整的包裝「你的故事」,否則會和許多叫好不叫座的電影一樣。因此在「一個環境」中企業應該做些什麼?我們為您整理了以下4點建議:



1. 「更多」跨領域的整合
就像拍一部電影,必定是結合了導演、演員、文學家、藝術家、行銷專家、動畫專家等,而要拍一部好的電影,除了劇本要寫得好、演員要找得,當然如何去創造話題性和包裝電影的質感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企業在思考一個大型計劃的時候,如何能從更多方位整合、更多層面去深入,讓一粒芝麻能從食物變成遊戲、甚至手機的桌布,那就成功了。

2.「更長遠」的計劃
如果再以肯得基的例子來看的話,其實我們可以知道說,他的這一波活動其實在拍賣下架之後,似乎就結束了。然後呢?一切似乎又回復於平靜,如果他在活動結束之後,讓蔡依林現場舉辦一個誰吃燒餅最不會掉芝麻比賽,那麼後續又能夠創造多少話題呢?

3.「更多元」的露出
想要在「一個環境」當中創造更快速的擴散,靠的絕不只是付費買廣告就能達成的,企業必須要能在更多的地方創造通路、並進而累積口碑、刮起旋風。但路人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會幫企業做散播這種事的,因此企業必須先要能在更多地方(如手機、PC、電視、平面媒體等)露出,才有辦法快速的在這環境中搧風點火,使其更快速的散播。

4.「更貼近」生活
很多成功的企業,他的產品、服務,都是十分的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由其是在「數位」的領域上。所以提到社群會想到facebook,提到搜尋會想到Google,提到網拍想到Yahoo,那麼提到你呢?在行動上網越來越普級的情況之下,若要在數位造成的「一個環境」之中茁壯,就一定要能夠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畢竟又有誰說賣pizza只能做線上訂購?他其實也可以做成互動式的App

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http://www.youtube.com/watch?v=NVyIslpS87Y

 
整體而言,企業在數位元年要考慮的,不再僅僅是花錢買廣告在某幾項通路、管道,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一個環境」去創造出無法被淹沒的價值,並進而創造自己最大的利益,那才是企業最應該優先考量的事。
本期分享報編輯特派員李晴弘以一個新時代消費者的角色,滿心期待在數位元年裡,能享受到許多品牌提供「一個環境」下所能創造的極大價值,那將會是令所有消費者感到很興奮的事。

 
關鍵分享報,我們下次見~

如果您對於【關鍵分享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採訪需求,
或是想進一步了解關鍵數位行銷,歡迎與我們聯繫。
編輯小組 / 新聞聯絡人
湯紹廣 Toni
連絡電話
+886(2)7706-5988 #118
E-mail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dcplus關鍵分享報第76期-數位書房】好故事,有爆『點』-企業進行內容行銷前必讀的4個關鍵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之所以推薦它,絕非因為小編我也只是跟著鄉民進來看個熱鬧而已,遨遊茫茫網海之際,四海之內皆鄉民;網路上每天被分享的新鮮事無奇不有,本書雖然從比較社會學研究的角度切入,針對目前觀察的現象提出一些分析,但終究緊扣著同樣的主軸:『分享的時代-究竟什麼樣內容比較容易產生共鳴?』編註:「鄉民」這個詞,並非由此書而來,而是從台灣最大的BBSPtt源起的,旨在形容網友們常常一窩瘋的去追熱門話題,或發表長篇大論(也有俗稱的嘴砲),又或是人肉搜尋等等。

為什麼行銷人應該要看這本書:

  雖然這不是本正統的行銷工具書,但武林秘笈也有好幾種,這種就是在加強行銷人內功心法的要訣;正因為『分享』的行為(各國其實都一樣),網路上常常造成許多爆紅的圖片、影片,或是人物等等。每個想紅的素人都希望自己能像小賈斯汀一樣,又或是轉貼一些搞笑的圖片希望朋友來按讚。而這種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我們想「分享」,就是如此簡單罷了。

  本次分享報的撰文者Leon,以這本書作為一個引言,並不在於替你層層分析某件事爆紅背後的原因,而是嘗試告訴你在每個人都能自由、隨意分享的這個時代,要如何去創造屬於你自己能被分享出去的內容。


讀後心得與案例應用分享:

    在社群網路興起的現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真的越來越方便了,當你用滑鼠點擊「讚」的那個時刻,就是你和這個人產生互動的時刻。而這是在過去那個書報、雜誌、電視仍是訊息傳播為主要來源的時代所做不到的。所以在這個數位時代,究竟帶來了哪一些的改變?

    首先,當每個人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載具就能成為「能發佈訊息的媒體」時,什麼才是「這朵有自主意識的雲」能幫企業散播、傳達訊息的元素?

    不可忽略的,依舊是要掌握『Search+Share』的力量,舉例來說,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其附加應用功能的逐漸強大(拍照、錄影、錄音),結合行動上網的即時分享功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目前,每天都有超過3億次的的影片點擊量。

    根據Google在去年底公布的台灣年度熱門非音樂類影片點閱排行榜》資料顯示,我們不難發現前幾名的影片都是「素人」+「娛樂」性質為主的影片,而不是其他以「同情」、「愛情」等牽動到人類心理更深層面為主的影片。

    整體來說,「娛樂」這個元素很準確的滿足了人類想要分享的慾望。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年facebook在台灣的掘起,使用者激增很大的原因是來自開心農場與社群遊戲的爆紅。




    因此,2011年,安索帕亞太區的執行長林友琴便指出,新一代的行銷應該是一種「品牌化內容」,其中必須包含著: Advertising(廣告)+Utility(工具)+Entertainment(娛樂)。才是現在能造成病毒傳播的廣告。所以,2012年的開始,企業應該更加深思如何能夠利用這股力量。  
    然而,是否所有的企業在行銷時,一定要使用「娛樂」這個元素才能達到效果?這答案應當包含更多元的考量,我們想指出的重點在於企業能否創造出符合使用者的「共鳴內容」,進而滿足使用者想要分享的慾望。

    若更進一步的探討,想要產生「共鳴內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說故事」,因為透過故事一定能包含讓接觸到的人有想分享出去的元素。也因為「分享」是 「說故事」 最主要想達成的效果,因此企業在思考故事的模式時,就必須考慮到以下四點:
1. 社交性 

  一個好的故事為什麼值得被分享出去,必然是他和使用者產生了一定的「共鳴內容」,因此這個故事才會讓他想分享出去,去創造他自己想創造的「共鳴內容」。無論是能夠經由分享和他的朋友互動,或是藉由分享表達他關注這項東西,一個好的故事一定要具備其「社交性」的存在。
2. 多平台性

  為什麼多平台性會很重要?因為這樣能夠更加速你故事的傳播速度。從許多大企業不僅僅在facebook建立粉絲頁,也紛紛在google+建立品牌專頁就能知道,多平台性質能夠更加速你故事的傳遞。

3. 可擴充性

  當一件事情被分享出去之後,究竟他只能像「蛋塔現象」曇花一現,還是話題能一直被延續下去,甚至造成所謂的模仿現像。

  若以今年的熱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來看,他的可擴充性就來自於他的片名可以被改編成任何東西,好比「那些年,我們一起被當的課」、「那些年,一起追我的女孩」…等,即便你從未去看過這部電影,也或多或少會從你身邊朋友分享的訊息看到這部電影被擴充之後的內容。

  
  這個要點雖然在思考故事不易去設計,但往往卻是決定你這個故事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去吸引到多少目光。

4. 可回味性

  可延續性這個元素的重點在於你所傳遞的故事是否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拿來回味、拿來述說、拿來再一次的分享。雖然這個特性不會再一開始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但如果企業所創造的故事能擁有這項元素的話,那麼這個故事就永遠不會被遺忘。

  總的來說,在人與人之間聯繫的交易成本越來越小的現代,如何能好好運用上述四點創造出一個好的故事來被分享出去,是每個企業都該去關注的事情。如果還不知道如何下手,「娛樂」會是每個企業初試水溫一個很好的要素,但無論如何,想要滿足使用者願意分享的慾望,「說故事」永遠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關鍵分享報,我們下次見~

※【關鍵分享報】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www.minmaxdc.com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dcplus關鍵分享報第70期-數位行銷】數位行銷實戰課程場場爆 雙金得主掛保證

關鍵觀察


為了提升台灣的數位競爭力,並因應合作夥伴在數位行銷人才培訓的課程邀請,MMdc關鍵數位行銷團隊以2009年第10屆網路金手指獎關鍵字廣告項金獎、2011年第四屆金投賞獎「搜索營銷組」金獎的專業經驗,以及「透過有效的預算規劃與專業的效益分析,創造最高投資報酬率」的服務宗旨,在2011年10月規畫「VIP體驗專案—數位行銷實戰課程」系列,分享數位實務經驗與關鍵策略,甫一推出,旋即報名額滿。

 

由於數位媒體的推陳出新,無論是擅長傳統行銷模式的高手或精通數位行銷的達人,都必須時時刻刻關注發展趨勢,才能跟上數位行銷領域的快速演變。舉例來說,近期有Google Analytics發展進階版本、Yahoo!奇摩自然搜尋移轉由微軟Bing提供、Google+正式開放、facebook推出多項重要更新……等重大變革,行銷人員該如何面對,並運用到實戰策略規畫上?在10/5、10/12與10/19的三堂課程(分別是「知己知彼 – 分析工具面面觀(上)(下)」和「行銷管理-搜尋廣告最佳化」)。

在「分析工具面面觀(上)(下)」的兩堂課程中,講師以『AISAS』模式為例,先為學員們由鉅觀層面說明Web 3.0中消費行為典範的轉移;然後再將此模式對應到精心整理出的線上工具,並輔以『GSAS(Goal, Strategy, Action, Support)』任務管理來逐一說明,如何將這些工具應用到分析市場與競品的觀察上,在第二堂課中同步安排了學員們實戰演練的機會,講師李雯琪再針對學員利用工具觀察的現況,立即給予直接的討論與回饋,奪得學員們一致熱烈好評。

    在「行銷管理-搜尋廣告最佳化」這堂課中,講師直接以最近拿下金投賞金銀雙獎的『淘寶網』與
『詩肯柚木』來做關鍵字廣告的成功案例拆解;講師在課堂中強調:這兩項作品之所以能夠得獎,主要
的原因都是有漂亮的ROI,但要有出色的成效,可不是光靠出價出得高、廣告排得上前幾名就好,重點
在前端的策略規劃上,如何選擇關鍵字、能否有效整合媒體帶來更多曝光與流量,是否用對的方式跟對
的對象溝通,都是前置企劃階段必須先規劃好的三大策略。

而在後端的執行過程中,即時優化更重要,但更要熟知掌握優化關鍵的品質分數,並且清楚了解專案中
的KPI,除了掌握上述幾項要點,千萬切記不可忽略網頁動線的UEO(Uesr Experience Optimazation),
因為搜尋結果頁就是一個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存在的除了你的商品/品牌,還有一拖拉庫的競爭者,透過
關鍵字廣告帶進來的每一筆流量都是一個商機,要好好把握每一個送上門來的商機,才可能締造令人稱羨
的成效佳績。

    回到課程主題,搜尋廣告最佳化該如何做?搜尋廣告不是被動的等待消費者用關鍵字找到你,還必
須要主動整合其它媒體資源,透過各種溝通素材主動接觸你的對象、爭取大量曝光,最好是鋪天蓋地無所
不在地加深品牌印象。因為,掌握關鍵字群組的『精準度』是鎖定目標的手段,規劃多元媒體的『有效
整合』是協助達標的重要策略,縮短手續流程、優化網頁動線『體驗感』,提升ROI轉換成效,下一個
得獎案例就是你。

    這些不僅是學校沒教的事,也是職場上無法立即傳承的經驗,但是企業、媒體與專業媒體代理商均
迫切需要數位行銷人才立即投入戰場,究竟該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行銷人員的戰力?



◎「慎選課程汲取新知」和「量身訂做企業內訓」,是立竿見影的最佳作法。



MMdc關鍵數位行銷團隊本次舉辦一系列為期五堂的企業內訓課程,內容囊括『工具應用、搜尋廣告最佳化、線上品牌及口碑全優化、從GA看策略』等,用實際的案例輔以深入淺出的互動方式,
與執行人員分享如何優化執行成效,與領導主管階層探討數位媒體策略該如何擬定;推出之後場場爆滿、
深獲業界各位先進佳評如潮、熱烈迴響:


旅遊產業學員:「感謝你們的share,希望以後可以多一點名額,讓我們更多人參與。」
金融產業學員:「非常實用。」
速食產業學員:「推薦了不少好用的工具,講師親切,不錯的分享!」
電信產業學員:「收獲良多,3Q!」
美妝產業學員:「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課程,it’s very useful」
B2B產業學員:「理論+實例分享的組合很讚」

更多課程詳情,請密切注意官網的「學習資源區」,如需提供進一步企業內訓的合作機會與客製化課程專案,請隨時與我們編輯團隊連繫,謝謝!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dcplus關鍵分享報第8期-數位行銷知能】2010年十大關鍵IT技術概覽:雲計算最受關注

關鍵觀察


2010年最受關注的十大關鍵技術領域中,雲端計算就佔據第一重要的位置。雖然這項趨勢與技術不斷地被熱烈討論,但到底該如何進行呢?

405位接受問卷調查的IT專業人士中,有57%的人將雲端計算列入分析範圍或正在試用這項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15%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雲端計算技術。其實這不應該只是IT專業人員所需列入分析與運用的,而是連專業行銷人員也需列入考量。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試想一下,當將來所有資訊都集中於雲端上時,網友該如何從雲端上龐大的資訊量中找到所需的資訊呢?他們又會如何從雲端上接收這些資訊呢?這其中的關鍵點便是資訊的優化與各種接收媒體的使用。

因此,如何讓所有收錄於雲端計算資料庫內的行銷資訊,例如網頁、圖片、影片、新聞、部落格或社群等可能有助於品牌口碑的資訊,都透過搜尋引擎結果頁最佳化(Search Engine Result Page Optimize , SERPO)的概念加以優化,以便貼近搜尋引擎的特色與邏輯規範,讓網友不論何時、何地、使用何種搜尋引擎,都可以看到企業主想要傳達給消費者的溝通訊息,這是專業行銷人員不可忽視的課題。




引述原文
2010年十大關鍵IT技術概覽:雲計算最受關注


[導讀隨著不斷的發展和推廣,許多技術已經成為IT運作的標準構成部分,因此不再受到IT專業人士的關注。


(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編譯/林靖東)北京時間3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國外網站CIO.com今日發佈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IT專業人士對分析、雲和協作技術的興趣最為濃厚,而開源和ERP等技術則逐步淡出他們的視線。

2010年最受關注的十大關鍵技術領域是:

1、雲計算:在405位接受問卷調查的IT 專業人士中,有57%的人將雲計算列入分析範圍或正在試用這項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15%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雲計算技術。

2、業務流程管理:46%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26%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3Web 2.0/社群網技術:45%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32%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4、桌面/客戶端虛擬化技術:45%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27%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5SOA45%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26%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6、分析:44%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47%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7、存儲虛擬化:44%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35%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8、企業數據管理:43%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35%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9、服務型軟件(SaaS)和各種網絡服務:40%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35%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10、協作技術:40%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33%的人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

移動技術並未進入活躍調查表,因為有相當多的IT專業人士已經部署應用了這項技術。有52%IT專業人士聲稱他們已經開始執行移動計劃,另外還有29%的人正密切關注這項技術。

隨著不斷的發展和推廣,許多技術已經成為IT運作的標準構成部分,因此不再受到IT專業人士的關注。

IT專業人士最不感興趣的5項技術如下:52%的人表示不再關注供應鏈管理技術,34%的人表示不再關注打印與輸出技術,33%的人表示不再關注開源技術,32%的人表示不再關注ERP30%的人表示不再關注SOA

在這些技術之中,IT專業人士對SOA的看法分歧最大,它同時出現在最受關注和最不受關注的列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