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o.77期分享報最後,我們引述趨勢觀察家詹宏志先生提出的理念,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高度期待的未來,『無界限消費時代』
時代儼然已經來臨;其中『服務的便利性』與『行動網路隨時性』,讓我們的消費環境快速改變。也帶來更多虛實整合的消費體驗。
我們對所有「現在從事」與「未來規劃」即將投身電子商務熱潮的客戶夥伴們大聲疾呼,現在起,除了思考如何留住PC端購物的消費者,更應立即著手規劃如何將網站服務『Mobile化』。
但是,要將網站服務『Mobile化』,究竟該選擇搶搭智慧型手機熱潮,積極開發好玩迷人的app?亦或先建置好我的行動官網(mobile web)?
我該準備多少預算?我的產業發展App適合嗎?為什麼沒有人要下載我的App?一定要做App嗎?
以上提列的幾點問題,相信不只我們好奇,業界的先進夥伴也都十分關注重視,兩派人馬的擁護者各立山頭,為了模擬客戶面臨最艱難抉擇的狀況,又要秉持替客戶提升ROI為導向的前提提出建議,關鍵數位行銷特地在年前招集了各部門精英,於內部訓練課程中特別規劃了這個主題:『App行銷 vs. 行動官網,何者在2012年可以為客戶帶來較多營收』。
這場超級『名摩(Mobile)』比一比最後的結果究竟誰能勝出?以下是本期的關鍵分享報編輯團隊為各位做的精彩整理:
.市場面-人們對APP的依賴漸增,但手機支援Mobile Web的普及涵蓋率較高: |
根據Morgan Stanley的資料顯示,預估5年內使用手機上網的人口會大於桌機。並且,GetJar首席營銷官Patrick Mork在2011年的SXSW大會上公布的一項報告也說明,2010年全球手機應用下載量已超過80億次。
預計2012年將達500億次,2015年手機應用總營收將達300億美元。
並且,觀察行動使用者花在app上的時間,比起使用瀏覽器要來的更具黏性(如右圖所示),從以上幾項數據顯示,似乎未來app會是吸引品牌在網站『Mobile化』的首要考量;但Partrick Mork在報告中提出的一項關鍵指標『支援涵蓋率』-全球有超過10億台行動裝置支援Mobile web的方式瀏覽,這遠大於目前app的下載及實際使用狀況。
因為App雖然前景十分被看好,但仍必須要仰賴硬體設備(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與規格同步的提升,以及智慧型手機持有人口比例的不斷成長,這個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努力,因此在這之前,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Mobile化』過程中盡量最大範圍的接觸使用者,保持競爭力。 .功能用途面-『娛樂、電子商務』屬性適合做App,『資訊提供』屬性適合Mobile Web: |
然而,以目前一般行情,製作一個APP需要耗費較多的成本,光是製作費用就可以從30萬到100萬不等,必須視這個APP的功能而定。而且,這還不包括APP上架後,需要在排行榜上衝排名、下載量…等後續的行銷宣傳費用,更遑論如果同時還要想要支援不同平台(Android、iOS、Win…),製作成本更是要翻上2~3倍,Mobile Web在這點上可說是佔盡優勢。
儘管如此,但APP在「M化」未來的爆發力仍是備受期待,因為在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的將來,App可以結合手機本身的功能(觸控、搖晃、LBS)帶給使用者更棒的體驗,雖然Mobile web可以藉由HTML 5技術的進步克服設計上的困難,提供使用者更棒用戶體驗。但客制化的Widget,是App現階段無可取代的優勢之一,也讓企業品牌的Logo進入到個人化的使用介面,有助強化品牌形象,並且利用「推播」功能,提供消費者最新、即時的促銷活動或折扣訊息、特賣會檔期,隨時與消費者保持密切互動。
綜上所述,如果你的產業(或網站)性質偏向『娛樂、電子商務』需要帶給消費者更方便、更多樣的體驗性,建議可以投資開發專屬的APP;如果你的產業屬性偏向提供『資訊』(例如媒體或者不具購物功能的品牌網站),那麼即早規畫Mobile Web,除了成本較低,訊息更新的即時性可以與PC版同步(iOS的App每次更新都還要重新上架並通過審核),因為行動上網的消費者最需要重要且即時的資訊,因此Mobile web的重點放在內容的精簡、符合手機使用的選單排列,先找出最佳的視覺動線體驗之後,再發展成一個固定的APP,蘋果日報、Mobile01都是很好的成功案例。
.行銷獲利面-App成為消費者接觸品牌的『新入口』,門市體驗、網路下單:
除了上述APP可透過Widget長駐消費者的手機內,強化品牌的曝光,還可透過付費下載的平台開發額外的獲利來源,這是在Mobile web上無法做到的。回到無界限消費的前提:『服務的便利性』與『行動網路的隨時性』引爆虛實整合,對於客戶而言也希望藉此提升整體營收的ROI,所以,無論決定要開發APP還是先做好Mobile web,對於『M-Commerce』這件事情,企業最好都必須要有長期且階段性的策略規劃。
行動上網族群的搜尋行為正在改變,透過手機搜尋的需求趨向『精準少量』的。舉例來說,當搜尋結果頁在短短1秒內可以提供上千萬則相關訊息,哪一個手機使用者有耐心跟時間一則一則慢慢查閱?也許不要需要給消費者那麼多結果,但請給他們準確的、跟行為目的有關的結果,例如location base。
APP不是萬靈丹,並非你做了一個APP就自動會有人下載、有人使用、有人幫你宣傳,如果前面這幾件事情沒有做好,更遑論要如何發展最重要的『M-Commerce』,因此,你必須再注意這三件事情:
1.思考你所屬的產業屬性,適不適合馬上做一個App:
有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大家搶著做APP,很可能只是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已經做了,或者正在做,所以必須馬上跟進,但如前面所述,沒有考慮清楚產業屬性,做了一個app之後,還要付出一次行銷成本去宣傳,就跟經營一個網站需要導流量一樣,難道你以為這些下載量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2.你只需要著手最重要的服務,並且更新夠快:
這就是由精準少量的邏輯所延伸,透過APP,讓消費者不需要透過任何瀏覽器、不用透過任何搜尋動作,隨開即用,立即給他們最直接的相關訊息,『快速』是考量的第一優先。再透過不斷的消費者體驗回報修改你的程式,提供更棒的UEO。
3.你不一定需要花大錢衝排名,但必須要讓消費者『夠黏』:
在2011年底,全球APP正式突破100萬個,而且每個星期以 1.5 萬個的驚人數量持續增加中,很多App其實你下載後只用過一次、甚至用都沒用過,這些APP可能當初都花了很多行銷預算,但沒有搞清楚消費者下載這個APP的目的到底會是什麼,到底可以解決消費者什麼樣的需求?如果考量的是趣味娛樂性,有沒有善用「社群分享」發揮病毒行銷的渲染力,Whatsapp跟LINE都是簡單的功能,可是一旦把你的連絡人都綁進來,自然就可以透過社群的力量讓下載量突飛猛進,也滿足了社群內彼此關心的基本需求。
無論選擇做APP還是Mobile web,都是企業品牌在啟動『M-Commerce』前,必須提前一哩掌握的重要關鍵。APP結合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固然能提供更豐富的使用體驗、串接更多的服務;但從製作經費與支援涵蓋率上考量,我們建議應該先建立好自己的Mobile web才是根本之道。先滿足最多數行動上網使用者搜查資訊的基本需求,再規劃發展APP的相關應用,好讓企業的品牌與營收效益從A到A+。
如果您對於【關鍵分享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採訪需求,
或是想進一步了解關鍵數位行銷,歡迎與我們聯繫。
行動上網族群的搜尋行為正在改變,透過手機搜尋的需求趨向『精準少量』的。舉例來說,當搜尋結果頁在短短1秒內可以提供上千萬則相關訊息,哪一個手機使用者有耐心跟時間一則一則慢慢查閱?也許不要需要給消費者那麼多結果,但請給他們準確的、跟行為目的有關的結果,例如location base。
APP不是萬靈丹,並非你做了一個APP就自動會有人下載、有人使用、有人幫你宣傳,如果前面這幾件事情沒有做好,更遑論要如何發展最重要的『M-Commerce』,因此,你必須再注意這三件事情:
1.思考你所屬的產業屬性,適不適合馬上做一個App:
有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大家搶著做APP,很可能只是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已經做了,或者正在做,所以必須馬上跟進,但如前面所述,沒有考慮清楚產業屬性,做了一個app之後,還要付出一次行銷成本去宣傳,就跟經營一個網站需要導流量一樣,難道你以為這些下載量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2.你只需要著手最重要的服務,並且更新夠快:
這就是由精準少量的邏輯所延伸,透過APP,讓消費者不需要透過任何瀏覽器、不用透過任何搜尋動作,隨開即用,立即給他們最直接的相關訊息,『快速』是考量的第一優先。再透過不斷的消費者體驗回報修改你的程式,提供更棒的UEO。
3.你不一定需要花大錢衝排名,但必須要讓消費者『夠黏』:
在2011年底,全球APP正式突破100萬個,而且每個星期以 1.5 萬個的驚人數量持續增加中,很多App其實你下載後只用過一次、甚至用都沒用過,這些APP可能當初都花了很多行銷預算,但沒有搞清楚消費者下載這個APP的目的到底會是什麼,到底可以解決消費者什麼樣的需求?如果考量的是趣味娛樂性,有沒有善用「社群分享」發揮病毒行銷的渲染力,Whatsapp跟LINE都是簡單的功能,可是一旦把你的連絡人都綁進來,自然就可以透過社群的力量讓下載量突飛猛進,也滿足了社群內彼此關心的基本需求。
無論選擇做APP還是Mobile web,都是企業品牌在啟動『M-Commerce』前,必須提前一哩掌握的重要關鍵。APP結合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固然能提供更豐富的使用體驗、串接更多的服務;但從製作經費與支援涵蓋率上考量,我們建議應該先建立好自己的Mobile web才是根本之道。先滿足最多數行動上網使用者搜查資訊的基本需求,再規劃發展APP的相關應用,好讓企業的品牌與營收效益從A到A+。
關鍵分享報,我們下次見~
如果您對於【關鍵分享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採訪需求,
或是想進一步了解關鍵數位行銷,歡迎與我們聯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