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dcplus關鍵分享報第154期─數位行銷人才特質解密X名人觀點】專訪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

近年來數位行銷相關職缺大量釋出,業界普遍求才若渴,同時卻也大嘆找不到適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對此領域有興趣的新鮮人,則不清楚應該先儲備什麼樣的技能,才能跨過產業門檻,順利就業。dcplus數位行銷實戰家很榮幸邀請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先生,與我們對談新鮮人要如何為進入數位行銷產業做準備、產業的趨勢,以及未來3到5年所需要的人才趨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當日的採訪內容吧~
dcplus:對於想進入數位行銷領域工作的求職者,請問應該要怎麼做準備呢?
1.實際操作經驗:一開始的學習準備是重要的,擁有實際的經驗會更有幫助。如果你希望進入電子商務產業,那就親自操作網拍;如果你想進社群行銷,那就嘗試經營粉絲團,讓理論跟實務立即結合。
2.開放的態度:對各種新知或資訊,甚至接觸人們,都要以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學習。
3.多多認識業界前輩:透過前輩的教導,讓你更快理解數位行銷的知識與範疇,以及可再深度學習的領域。以上這3點是我認為新鮮人可以努力求得專業的方法。

dcplus:您覺得目前數位行銷領域的趨勢為何
許景泰:我這一兩年的觀察,覺得接下來會有兩個趨勢變化,先從市場面出發,網路廣告成長到100億左右以後就停滯了,或許因外商分配廣告的投放比例有所改變,譬如行動現在比較夯,那就多投一點,但總量其實沒有增大,反而是電子商務廣告成長,能吃到的大多是Yahoo,其他大概Facebook廣告可以吃到一些。再來大家要做的就是「數據化營銷」,這也是未來的趨勢,唯有透過數據化營銷,EC才能賺轉換率,否則單純的點閱數沒有意義。以前我們討論「分眾」,現在則還要再加上「行為」,所以數據化分析外還要再考量行為,接下來要比較的是,誰可以把數據化營銷做得比較好。
再者是如何讓實體店面透過網路導購,在網路通路做行銷,並直接在網路成交,我覺得O2O是值得關注的議題,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發揮。這10年來拍賣平台沒有顯著的進步,成長到一定的幅度之後就再也沒有變動了,所有的創新也都停止了,但今年會有所改變,因為淘寶來了,它會改變生態、刺激、活化網拍產業。第一個改變是人們多了選擇,第二是賣家開始考慮進大陸的貨源,第三是我最重視的,如果Yahoo的到達率高達九成以上,Facebook的到達率八成以上,所有的流量都涵蓋在這裡的話,為什麼在拍賣或開店上,沒有好的工具應用到社群或行動?很多人都把臉書當成導流的管道,但是我發現這10年拍賣跟開店的結構是不符行動跟社群的,過去的經驗都不是。現在的轉變是有機會突破的,這有點類似APP的概念其實不新,但他運用到手機上的概念是新的,只是我們需要符合手機的介面,所以現在大家開發時,都會考慮要如何使用APP。我覺得台灣的基礎建設其實發展得不錯,但欠缺好介面和好工具。
綜合以上,我認為電子商務會更仰賴網路廣告,因為我認識所有的大品牌都把網路當成通路,這些品牌著重在成交轉換,所以廣告一定要再進化。其次,我看重實體轉成網路,而不是網路轉成實體,兩種形式各有困難之處,但相對來說實體轉成網路比較容易,而且是一定要走的路。行動購物本身的問題在介面,這麼小的一隻手機要如何跟平板電腦相容,如何使用兩個或三個鍵完成購買? iTunes做到了,Amazon也做到了,台灣做不做的到?

dcplus:為什麼大家知道電子商務、Mobile是趨勢,卻到現在還沒有個好的案例?
許景泰:我覺得就使用型態來說,台灣人可以分為兩種,遊戲跟社群。在購物這一塊為什麼黏著度會這麼低,我覺得可能的問題如下:1.使用介面沒有好好突破,舉例來說如果Yahoo的所有介面都能支援行動,現在就會不一樣,教育消費者的時間就會很快。2.整體的行為在付費交易上產生很大的障礙如果是要做新平台的話,我會選擇讓註冊發生在網路而非行動,因為完成手續的步驟很多,不好操作。手機只是讓品牌多了銷售管道,未來機體還是在web,但還是必須要有機體,原因是機體可以讓消費者滯留較長的時間,接下來消費者就能因為會員身分,簡化在行動上的購物流程。整體來說,在行動上最需在意的,就是時間跟注意力被切割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難突破。
反過來思考,要讓web是符合行動介面的,這也是html5的目標。如果用價值軸和時間軸來說,行動購物就像是時間累積越久,價值越高,遊戲是一開始價值最高,隨著時間越久越低。如果要做到時間越久價值越高,首先要讓使用者知道在手機、在web都是通的,光靠單一選項都無法做到User Friendly。這在全球市場叫做「生態系」,做硬體的也可以整合軟體,因為消費者使用的螢幕太多了,必須在匯整螢幕時提供整體性。APP很好玩的是一開始加入的速度比Web快,但滯留和活躍力的時間短,Web剛好相反。行動如果這麼快就流失的話,勢必要有個地方可以結網和收網,我的建議是用Web支援行動才能讓會員聚集。

dcplus:貴公司因應數位科技的變化,未來會找哪些人才加入你們?
許景泰:其實我覺得電子商務的人才都大缺,但有幾個問題要先解決。在國外,行銷判斷是要有數據分析,但在台灣很矛盾,台灣人喜歡憑直覺和過去的實戰經驗,對數據的掌握力是低的,所以學校教的都是理論。對我來說用不上的原因是,「今天學校教的是一套,等你畢業出來後,市場已經都變了」,老師不會學生不會,就出現鴻溝。譬如說,電子商務人才是不是懂得使用工具,我們現在使用的都是標準化東西,標準化的依據走到哪都一樣,其實需要學習的工具並不多,就固定這幾個,但能學得好的又不多,所以這種人才很多從媒體代理商而來。 
各個產品的屬性、需求都不一樣,好比我們看衣服,最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格款示(Style)。工具、廣告、消費者行為這三個結合起來,是我認為今天不論到產品或媒體公司都需要重視的。我了解產品是因為我懂消費者行為,知道廣告要用甚麼樣的觸媒、甚麼工具去分析,這能貫穿前、中、後的問題,當了解這個道理時,到哪裡只是變通的問題而已。
在選才上,比較難找到的是整合型人才。舉例來說,工程師可能GA很強,但是消費者行為很弱,甚至有的連網路服飾的購買經驗都沒有。行銷人則是消費者行為很強,可是對看數字和報表有障礙。對媒體平台來說,廣告日新月異推陳出新的很快,可是媒體代理商因為競爭激烈,很難專心的把一件事學好。所以要找的不是單獨能力很好的人,我需要的是能整合的人,這個人也許可以再管兩個人,懂GA跟懂社群操作的,否則每個功能還是一樣缺。
像我在辦活動的時候,第一次得自己跳下來操作,唯有如此才知道要怎麼產生內容,可不可以一次性做三樣事情,可以分別放在搜尋、社群和內容,進而導銷售和回購,我自己也在測試要怎麼樣做到最好,老闆也是要學習的。所以我覺得整合資源的人,他第一個需要懂這3個層面,第二個功力是要如何整合的好,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一次可以省很多事情,就不會東一塊西一塊。不是說各自操做不好,而是在檢討的時候,也許事情是可以一起整合來看的。「三年以後如果還要再往上走,能整合內部各部門功能的人是人才。五年以後要做的話,則是要找能異業結合、跨外部尋求資源的人,他是需要具備談判能力的人,這就需要更高階的功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